各位常委、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次常委会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李东同志、马晓凤同志出席会议,许军峰同志到会通报相关情况并听取会议发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这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安排紧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选题精准,紧扣重点。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农业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这次会议围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开辟农村产业发展新途径,助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进行协商建言,既是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又是我们主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的具体行动。二是学习深入,瞄准盲点。坚持“不学习不调研”,把学习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课题组成员围绕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开展自学,分享了10余篇相关重点文献资料;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大家熟悉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相关工作情况。三是调研扎实,深挖堵点。坚持“不调研不协商”,课题组先后赴六盘水市、凯里市、黄冈市、武汉市考察学习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相关专家进行座谈。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察看、询问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就推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助力共同富裕深入交流,相互分享收获和心得,为了这一课题做足了功课。四是意见真切,直击痛点。这次会议收到27篇质量较高的大会发言,10位同志作了大会口头发言,这些发言材料有思考、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展现了大家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真正把事业放在了心上,把责任扛在了肩上。
下面,我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和做好政协各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6月17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成都举行。省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部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四川篇章,彰显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宏阔视野与高超智慧,体现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战略部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会鲜明提出“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等奋斗目标,明确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十六字方针”和“五个必须”刚性要求,对推进全域全业态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进行系统部署,为我们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标定了前行方向和工作路径。
7月25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的发展定位要求,研究制定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生态美市的攀枝花路径,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全会立足攀枝花独特的文旅康养资源禀赋,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明确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路径,系统部署重点任务;锚定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建设,统筹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全面建设美丽攀枝花。
全会特别注重从“谋全局”向“抓关键”深化、从“定方向”向“明路径”转化,研究提出一系列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抓手。全会指出,攀枝花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要充分绽放“大山、大水、大峡谷”的自然生态之美,积极彰显三线建设文化、民族风情等地方特色人文之韵,依托“六度”禀赋和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加快推动全域全业态发展,着力构建“一带一廊引领、两区四线支撑、多点协同联动”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打响“阳光花果城 康养攀枝花”文旅康养品牌。总体目标上,提出到2027年、2030年分两步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并提出以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绿色转型,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形成“外美、内丽、气质佳”的美丽攀枝花新格局。
我们要将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宣传、解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引导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要在完成今年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新推出一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点工作,并提前谋划一批明年的重点工作。
二、发挥政协优势,持续深入推动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4个方面对农业农村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今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全省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工作措施。近日,群刚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提出“要统筹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全域纵深推进水权水价改革等‘三农’领域重点改革,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具体要求。我们要一体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深刻领会农业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党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高度重视。”通过改革不断调整完善农业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遍及全国,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让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实现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关系不断重塑、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关键就是靠改革。
(二)准确把握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的着力重点。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是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可以扫除体制机制障碍,解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集成改革,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城乡资源聚合,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利用、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农用地高效集约开发等新路径,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利用率。吸引城市工商企业、城市自然人的资源、资本、资金、技术、信息、渠道等要素进入乡村,实现城乡互促互补、互惠共兴。通过城乡资源有效聚合,发展“农民资产+集体资源+城市资本”的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让农民变股东,分享改革发展红利。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聚合,培育农村产业新型态,在推动传统特色种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三产服务业。通过一二三产业聚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三是推进城乡人力资源聚合,创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懂经营、善管理、视野宽、理念新的各类城市优秀人才与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合作,成立“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城市人才”的紧密型新型经济组织。鼓励城市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资源资产开发、新经济组织运营管理、产品推广、项目咨询和包装策划等环节。通过城乡人力资源聚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